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題字

香港和大灣區的文化藝術展望

2019-07-01 | 來源 藝術香港 | 作者 林鳴崗
分享到:

(藝術香港訊)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整體綜合國力的增加,未來的中國必須在軟實力——特別是在文化藝術上加強支持的力度和廣度,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藝術香港訊)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整體綜合國力的增加,未來的中國必須在軟實力——特別是在文化藝術上加強支持的力度和廣度,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西九文化區首個永久性場地「M+展亭」


  世界上只有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不斷鬥爭和演化著。有時候,物質世界戰勝了精神世界,有時候精神世界又戰勝了物質世界。近百年來,隨著世界高科技的發展,隨著地球村時代的到來,人類物質生活的確得到提高和發展。據調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人均壽命是世界排名第一,這跟香港富裕的生活水平、完善的醫療保險等等因素不可分割。


香港城市藝術博覽會早前於香港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近1,000件藝術作品進行展出


  我們欣喜地看到,到了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達到4.6萬億美元。這個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潛力是巨大和驚人的。反看歐盟各國,他們陷入重重困境,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陷阱和泥坑。而中國人幹勁沖天,各行各業的人才濟濟。他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一個非常安定的環境之中從事著自己的事業。最令人開心的事就是每個人都「腦洞大開」「雄心勃勃」。「民智」的開發,人們素質的提高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經過5年工程,佔地逾2.8萬平方米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已於2019年1月20日正式開幕


  我們的香港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文化藝術方面,香港戲劇院已經成功落成。其富麗堂皇的外表已經成為香港的一個新地標了。西九文化區各項文化設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展之中,每年在香港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大型展覽,大大小小的拍賣會絡繹不絕。香港的展覽場地供不應求,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展覽遍地開花。比如在香港中區、荃灣區、葵芳區、觀塘區、黃竹坑等也儼然成為新的藝術區。


M+宣佈全購南韓數字藝術二人組張英海重工業的完整作品並納入館藏,包括二人舊作以及將來新作。圖為張英海重工業最近一次購藏更新的包裝


  香港的市民對藝術和文化的追求已漸漸演變為身體力行,已然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不管什麼藝術展覽總是人潮滿滿,氣氛熱烈,甚至著名的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也打開大門,讓各國各地的藝術家歡聚一堂。早前我應邀去參加酒店展會開幕式,沒想到也是人潮擁擠。人們在舒適的房間裡品茶喝酒之餘,又可以在現場感受藝術融入生活的氣氛。不少畫廊的作品和藝術家的作品現場成交,也是皆大歡喜的一件好事。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19,吸引不少市民進場欣賞藝術品


  香港一直缺乏純藝術雜誌。兩年前在劉偉忠先生的熱心策劃之下,香港人終於有了一部精美的《藝術香港》雜誌。如今,香港著名的集古齋畫廊又推出一本新的《美術家》雜誌。藝術雜誌的產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網上信息,有時候真的有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的感覺。但是這些正是體現了一個大都市的現代生活景觀、文明追求以及審美理念。


香港蘇富比2019年春季拍賣會現場


  說到審美理念,這也是一個社會及一個國家其文明的整體體現。從古希臘的雕塑作品可以證明,它們已經巋然不動地屹立了兩千五百多年。他們的審美理念已經達到非常高的境界,而且就是現代人也可望而不可及。同樣地,在我們的孔夫子年代也對審美理念有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生命展現一種價值,展現一種文化和文明,上升到更高的人生審美境界。如今香港人追求的正是這種生活模式和審美要求,這是完全無法阻擋的時代訴求,香港政府不能掉以輕心、視而不見。


前身為中區警署建築群的保育活化項目——「大館」,為公眾提供一個匯聚歷史文物及藝術的文化空間


  香港的西九文化區毫無疑問應該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角色。它的歷史感、使命感、責任感、文化感是不容閃失的。非常遺憾,一直到現在,香港人還是看不到它們的方向和理念感。如今的管理人才嚴重缺乏,他們追逐世界時尚潮流、玩命地捨本求末,嚴重缺乏正能量的文化藝術品牌,對中國文化完全缺乏深刻的理解,而且熱衷於追逐世界的「娛樂文化」「消費文化」以及「平庸文化」,這是最大的悲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用於展出金器、銅器、玉器、書畫及陶瓷,以及有關宮廷生活的文物等


  事實已經證明了「娛樂文化」和「娛樂至死」有密切的關係。東方文化的精美之處無法顯現,滿眼是一堆垃圾。自以為這是「最當代的」,至於是不是最好的、最有價值的,誰也無法自圓其說,更加無法讓香港廣大的納稅人心服口服。這是令人心痛和難過的。


「藝術深圳」連接了珠三角地區的藝術生態場域,成為華南地區舉足輕重的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啟粵港澳大灣區藝術時代


  最近,博物館又大量收藏了南韓藝術家「手機和餅乾盒」的現成品,在香港已經引起文化界、藝術界的強烈不滿。博物館基本無法與香港廣大藝術家互動,高高在上,趾高氣昂。香港架上繪畫更是遭受滅頂之災,無法接地氣、接人氣,變成一小眾人的「玩意之術」。文化藝術是最高智慧的心靈產物。香港人有話語權嗎?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當家作主?香港缺乏美術學院,急需培養自己的人才,香港最缺乏香港水墨畫館、油畫館、文學館,他們聽到香港大眾的熱切呼聲了嗎?


  展望未來當然充滿希望。香港藝術家應該融入到中國這塊遼闊的故土之中,大灣區未來的潛力和發展機會是不容質疑的。最近的第13屆全國美展又來臨了,大灣區的廣州、珠海邀請展也來了。香港的文化人、藝術家更加應該更有責任和胸襟,為建設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來源:藝術香港網)

本院藏品

  •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佈,多元文化和諧相融的動人樂章正在大灣區奏響。廣東、香港、澳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共同的嶺南文化基因讓共建「人文灣區」有了堅實的文化...

  • (藝術香港訊)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穿越草原和沙漠,開闢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這些先輩們又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

香港編輯部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深圳聯絡處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莲塘云桐二路京基云景梧桐西北侧康馨项目部3楼

電話:(86)15994786991

傳真:

在線訂閱申請 > 業務查詢申請>

訂閱《藝術香港》雜誌,歡迎掃碼二維碼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

Copyright Reserved 2016-2022 藝術香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