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曾停留之地(九龍醫院)》 150 x 60 x 4cm 塑膠彩布本、水墨及塑膠彩絹本、膠片 2018年阿三
大家可曾想過「醫院」也能成為藝術生根的園地嗎?對大眾來說,「醫院」等於蒼白的床單、嗆鼻的藥水味以及人們憂心忡忡的神情,「醫院」往往是習慣性的禁忌,亦是莫名伴隨著焦慮的情緒。然而,「藝術在醫院」在過去一年內,邀請五位香港本地藝術家:阿三、鄭淑宜、朱卓慧、白雙全、黃淑琪參與「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各自選擇不同的醫院或相關部門進行工作坊,讓參與者(醫護人員、康復者、病人和照顧者等)以藝術創作抒發個人情感和用美學的角度去觀看生活。此計劃令藝術家走出平常的創作環境,深入接觸醫院社群,再以藝術家的視角,把在駐院期間的所見所聞透過藝術的方式記錄和演繹出來,繼而希望觀者能透過藝術重新審視其根深蒂固的形象,消弭對「醫院」的各種偏見。
即影即有相片 2018年由康復者拍攝
《出世》 56 x 76cm 水彩紙本 2018年黃淑琪
母親和孩子的初次合照
藝術家離開熟悉的創作環境和媒介,把藝術帶進醫院每一角落,走進產房,記錄新生命誕生的感動,讓筆者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黃淑琪的《出世》。《出世》是收集六十位媽媽與寶寶的第一張合照,褪掉病人的形象及醫院的背景,以「藍曬」的方式令相片重生,印在水彩紙上,把其生命感和偉大的母愛迸發出來。作品中,母親們抱著剛出生的寶寶,臉上沒有絲毫倦怠,笑顏盈盈的面對鏡頭。黃淑琪說:「在自身的想像中,生命的誕生是很奇妙的,但是在香港的醫院產子,卻很程序化:一、二、三、四個段落,然後完成。這城市太講求效率,如果可以有多點情感聯繫著大家會更美好。哪怕是調整出溫暖的燈光、護士們學習說出溫柔的話語、設計出更具富美感的宣傳單張、清楚而有耐性地告訴待產媽媽狀況、刪去『病床病人』的稱號等,已能增添人情味。」柔和的鎢絲燈照射在一張一張水彩紙之上,母親與寶寶的第一張合照流露著不可言喻的溫情,打破醫院和病人的刻板印象。
展覽中,藝術家展示他們眼中一道道不一樣的醫院風景
展覽現場
參與者的故事藝術家的創作
(來源:藝術香港網)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