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位平凡的資深香港藝術工作者,受惠於香港特區政府文化藝術政策的實施,能夠在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設立自己的繪畫工作室。筆者在這裡從事創作、教學、寫作的工作已經有十年了,十分感激。
JCCAC(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是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英文縮寫簡稱。JCCAC建築物的原址前身是一幢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屬於政府物業的舊式「石硤尾工廠大廈」,位於九龍深水埗舊區石硤尾白田街30號。這個地方以往人們習慣地把它稱為「山寨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本土家庭式製造業和輕工業的集中地,這幢大廈見證了當年香港工業的興衰。
隨著香港經濟的迅速發展,整個香港社會已經蛻變成為一個以金融為主導的國際大都市。工業北移,很多舊式的工廠大廈已經逐漸失去了昔日的風采。這幢石硤尾工廠大廈1977年建成,二十多年後,於2000年便開始空置。與其讓它這樣的破舊下去,不如將其活化保育,賦予再生的機會,這個議題已成了政府與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
十年前,香港特區政府接納社會各界要求支持本土文化藝術發展的建議,制定新的藝術政策,把一些舊的歷史建築予以活化保育,逐步成為公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場所。例如位於馬頭角的牲畜檢疫站、牛隻屠宰中心,已活化為「牛棚藝術村」。北角的「油街實現」原是香港遊艇會會所,也活化為推廣視覺藝術展覽的活動中心。原來的大館建築群,內中包括三項法定古跡——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被活化為「古蹟及藝術館」……等等。
石硤尾這幢舊工廠大廈,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花費了近億港元,把活化保育的構思演化為具體設計,再到實施動工,將這幢空置並準備拆卸的舊工廠大廈改造成為藝術村。
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26日正式開幕,由當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開幕儀式。這是香港首個把政府廠廈改建為藝術村的項目,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是活化再用空置政府工廠大廈的好例子,為香港藝術工作者提供一個理想的藝術活動空間,把活力和文化藝術氛圍帶到正在老化的社區,成為該區的文化藝術地標。
整個廠廈的改造工程完成後,建築物內外仍然保留了昔日舊工廠大廈粗樸的風貌特色,同時加入了現代建築元素,形象煥然一新。在大廈的公共地方,牆壁保留了舊時「山寨廠」等一些廠家名稱,而原先廠房遺留下的舊機器成了各層公共空間場地裝飾的雕塑擺設,舊貌換了新顏,充滿當年「山寨廠」的懷舊氛圍。這項改造工程獲香港建築師學會評選為該年度的「全年境內建築大獎」,可以印證改建工程的成就。
成功改造後的「山寨廠」,以嶄新的名字「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和英文縮寫「JCCAC」面目出現,中心樓高9層,總實用面積有8,640平方米。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過百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多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由於申請使用者眾多,故都需經過遴選才能成為租戶。
JCCAC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香港特區政府以期限數年的託管協議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管理,成立「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有限公司」,以自負盈虧及非牟利機構的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於是,變身後的JCCAC大廈,成為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是一所多元化的藝術村和藝術中心。吸納和融合不同藝術範疇租戶的同時,打造富現代氣息的文化藝術平台。
說實話,如果沒有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民政事務局和深水埗區議會的支持,以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冠名贊助最初的改建工程,JCCAC可能無法實現各類型改造,以及對香港藝術發展出一份力。當時,為表達JCCAC對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所贊助設施改善工程的謝意,JCCAC於2018年10月18日展覽開幕禮同時舉行鳴謝捐款牌匾揭幕儀式。
作為香港首幢由工廠大廈活化而成的藝術村與藝術中心,JCCAC是香港重要的藝術活動平台,同時支持香港的藝術發展,培育年輕的創意人才,並透過不同的空間(包括藝術工作室及展覽場地),積極推廣藝術及文化。JCCAC為藝術家及團體提供價格實惠的工作室及設施,亦為公眾營造親切輕鬆的環境去體驗藝術和文化。
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集合了百多項各種類型藝術家和藝團的運作基地,包括繪畫、雕塑、陶瓷、玻璃、皮具、版畫、裝置、攝影、錄像、音樂、舞蹈、戲劇、多媒體表演、社區藝術及藝術教育等範疇。所以整幢大廈內的大部分單位都是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工作室。另外,藝術村內還有其他正規設施,包括有展覽廳、藝廊和黑盒小型劇場,及可供租用的會議室和教室,更設有營業的咖啡室和品茗茶軒,天台在需要時更可以成為「露天電影場」。中央庭園有大型的8層高露天空間,設置了透明的玻璃天幕,成了室內小廣場,若在此舉行的小型文化藝術活動,不但光線充足,而且不受風雨天氣的干擾。
作為藝術村,它為本土藝術家和公眾提供一個互動的平台,中心內不時組織各類型有趣的文化藝術活動讓公眾參與。例如本部每年12月都會舉辦的「JCCAC藝術節」,每季舉行的「手作市集」。不時舉辦租戶「歡樂時光」聚會,以及各類主題展覽、實驗性舞台演出、文化導賞,各種文化藝術興趣班等。更與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甚至舉辦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藝術中心管理處設有與整個香港聯網的康文署城市電腦售票處,方便市民訂購文娛活動場所的門票。
當時JCCAC首任行政總裁為水墨畫家呂豐雅,兩年後由具有藝術行政專業經驗的侯綽琪擔任行政總裁,侯綽琪向公眾表示其營運管理藝術中心的理念:「藝術是推進社會文明和創意的重要動力,JCCAC成立目的包括提供創作藝術空間,培育創意人才和推廣藝術文化,希望能為支持香港藝術發展出一分力。」在她的引領下,藝術村的氣氛搞得有聲有色。
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吸引了橫跨三代的本地老中青藝術家,它的租戶當中,匯聚著香港藝壇各色各樣的優秀人物,以及許多著名的藝術機構和團體。另外,藝術中心更劃撥出部分單位,以一年租約及租金補貼的形式,支持照顧藝術課程學生和畢業生開創自己的藝術事業新天地,讓他們短期租用工作室。
最近,JCCAC舉辦了成立十週年的回顧展覽「十年廠出」,是一連串紀念活動的頭炮。回顧展的焦點放在JCCAC的過去與成果、具標誌性的節目和藝術發展里程碑。藉著這個展覧,JCCAC回顧這十年來由300多萬訪客人次及曾於本中心成立工作室的250多位藝術家及團體留下的香港藝文足跡,再一起迎接下一個激動人心、充滿樂趣又豐盛的十年。
十年成長,十年輝煌,欣賞過去,展望未來。JCCAC行政總裁侯綽琪說:「JCCAC過去十年的成就是各駐村藝術家、藝術團體,我們的董事會和各委員會成員及工作人員,以及各合作機構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亦很感謝社區給予本中心的支持。」她表示「我們將繼續為支持香港藝術家和文化團體的發展出一份力,讓藝術更靠近社區,並走得更遠。」
讀者如想了解更多有關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資料,可以透過JCCAC的網頁進一步了解。
所有圖片由©JCCAC提供
(來源:藝術香港網)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