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在山東省美術館隆重開幕。
場館外景
開幕式現場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志鷗,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于曉明,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吳翠雲,中共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裡,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副司長周漢萍,中國美協副主席王書平、楊曉陽、何家英、周京新等領導和嘉賓;還有來自北京、安徽、雲南等21個省市文聯、美協的領導,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政法委、省政府辦公廳等省直和濟南市有關單位的領導;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全國部分高等美術專業院校的專家;還專門邀請了老藝術家代表和參展作者代表,中央、省市媒體代表等共計1000余位嘉賓出席開幕式。徐裡、龔正、李屹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講話,李屹宣佈展覽開幕。中國美協秘書長、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組織委員會秘書長馬鋒輝主持開幕式。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在開幕式上講話並宣佈展覽開幕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組委會副主任徐裡在開幕式上講話
中國美協秘書長、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組織委員會秘書長馬鋒輝主持開幕式
李屹書記在講話在強調,作為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最具學術性和影響力的美術品牌展覽,全國美展已舉辦過十二屆,成為美術界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臺。據不完全統計,過往十二屆全國美展總共展出作品3萬餘件,從六屆全國美展開始,每屆美展展出作品4000餘件。其中,徐悲鴻《田橫五百士》,周思聰《人民和總理》,徐匡、阿鴿《主人》,靳尚誼《青年女歌手》,王迎春、楊力舟《太行鐵壁》,邢慶仁的《玫瑰色回憶》等展出作品,已經成為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回首1949年以來的中國畫發展,經歷了從改造到發展、從傳承到創新的過程。在這一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老一輩的中國畫畫家以其傑出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創作了眾多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精品力作,推動了傳統中國畫在新中國的發展,並積澱了傳統中國畫在新中國發展的新傳統。中國畫的傳承在一代接一代傳續的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和面貌。在中國畫展區,我們欣喜地看到,老一輩美術家拼搏奮進、扎實進取的精神,為新生代創作者們引領方向,年輕的創作者們敢於突破,在吸取先輩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產生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佳作,顯現出新時代美術創作的新面貌。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表演
徐裡書記在致辭中指出,眾所周知,中國畫展區是全國美展參與人數最多、最受關注的展區之一。自展覽籌備以來,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區美術家協會、各大美術院校、各美術創研機構的大力支持,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本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最終有1184件參與複評,其中人物畫作品606件,山水、花鳥畫作品578件。經過嚴格評選,中國畫展區共遴選出604件入選作品,其中,進京作品88件(含獲獎提名作品12件)。今天展出的這些作品,反映了近五年來中國畫的創作水準和發展狀況。在本屆展覽中,實力派名家和青年翹楚連袂而至,各擅勝場,體現出中國畫傳承有序,不斷創新發展的良好趨勢。透過這些作品,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畫發展的新變化、新格局和新面貌。有不少作品在題材、形式、手法等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展現出濃厚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其中不乏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新人新作。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本屆展覽作品呈現出新的題材內容,包括人物畫中的反映現代社會發展變化的,既有宏觀的事件,又有微觀的民生;既有熱火朝天,又有閒暇小憩;既有“一帶一路”上的精彩,又有脫貧致富中的攻堅。而山水畫中則出現了像“高鐵”“天眼”,以及生產建設中的很多新的內容。本屆展覽作品用新時代的審美去表現和謳歌新時代。如獲獎提名作品反映“一帶一路”的,就有詹勇的《非洲在路上》、張小磊的《援非醫療隊》、孫娟娟的《對話》以及王聰的《中國行》;表現建設成就的有王顧宇、王藝的《匠心築夢——建設中的天眼》、黃濤的《天塹變通途》,而在表現新時代軍人風貌方面,則增加了救險、救災和軍中日常生涯,如王珂的《都是熱血兒郎》、李玉旺的《使命》、陳治和武欣的《尖峰食刻》,這些都是當代中國需要弘揚的主旋律。作品中,也有描繪山水花鳥的,如李恩成的《芳華》、劉洋初的《花影扶疏自滿庭》以及邱佳銘的《八君子圖》等。其中工筆的繪畫方式仍占主流,且工細的程度越來越高,其工在於新的方法,使這種工能夠表現出特別的意趣和特別的美感。
展廳現場
總之,中國畫在新中國歷經70年延續與發展的成果,不僅是當代中國畫創作的新面貌和時代風采,還有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內在的關聯。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基礎所建立的中國畫教學體系、畫院系統,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促進了當代中國畫的發展。這既有中國畫體系中自身的相互交融,又有與其他畫種之間的相互影響,還有新舊藝術思潮的碰撞。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由中國文藝網為開幕式、參展作品導覽、研討會進行直播,當日下午召開“中國畫發展高峰論壇”,“溯源——歷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獻展”同時展出,通過對1949年以來歷屆全國美展的梳理,全面展現其面貌和史料價值,使觀眾更為全面地瞭解歷屆全國美展的發展歷程,進一步感受中國美術事業砥礪前行、繁榮發展的光輝歷程。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2019年10月26日。
王聰-《中國行》
王珂-《都是熱血兒郎》
李玉旺-《使命》
孫娟娟-《對話》
詹勇-《非洲在路上》
陳治、武欣-《尖峰食刻》
張小磊-《援非醫療隊》
李恩成-《芳華》
黃濤-《天塹變通途》
王顧宇、王藝-《匠心築夢-建設中的天眼》
邱佳銘-《八君子圖》
劉洋初-《花影扶疏自滿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