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是近代中國的一大畫派,是公認的最成体系的畫派。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嶺南畫派傳入香港,歷經第二代和第三代傳承人的辛勤耕耘,嶺南畫派已成為香港家喻戶曉的藝術品牌,並影響到台灣、東南亞和北美等地。
有別於內地以學院式為主的美術教育,香港仍然保留私塾模式,使得嶺南畫派在香港的傳承體系更加清晰。
藝術香港邀請到八位名家一起辦畫展,他們在花鳥畫方面的成就一直保持領先水平,在山水畫方面的創新也取得標誌性的發展和成就,同時,他們對嶺南畫派的傳承和發展也做出巨大貢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先生、團結香港基金學術顧問鄭培凱教授、香港中華文化書畫事務委員會主任賴榮春先生和參展畫家出席開幕式並主禮。嘉賓們高度讚揚和肯定了嶺南畫派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的貢獻。
94歲高壽的胡宇基先生,住在台灣兒子家,因疫情已兩年沒回香港,特意從台灣寄來近期畫作參展。他的作品兼具古意今情,神髓意韵,在海外有“荷花胡”美誊。
胡宇基 雪河幽冷 142cm×76㎝
胡宇基 金魚嬉戲 56cm×42cm
胡宇基 雨荷 70cm×70cm
胡宇基 朝荷 70㎝×75㎝
92歲高壽的黎明先生,是高劍父晚年的嫡傳弟子,當今香港唯一健在的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
他的夫人黃詠賢在代他致辭時爆料:他們收藏了高劍父1200多件手稿和作品,希望捐給香港的美術館,並建立一個嶺南畫派的研究機構,讓嶺南畫派後人的優秀作品有機會展示和收藏於美術館收。
黎明 和鳴 69㎝×69㎝
黎明 錦繡和鳴 69㎝×69㎝
黎明 蘆雁三聯屏203cm×95cm×3
1945年作於廣州南中美術專科學校
《藝術香港》雜志本期封面
伍月柳老師傳承嶺南畫派前輩們熱心育人的優良傳統,門徒眾多,在花鳥畫和山水畫方面已形成自己的風格。作品被海内外重要美術馆收藏,并被多家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伍月柳 月下蕉一花 72㎝×143㎝
伍月柳 夏日晴霽 68㎝×90㎝
伍月柳 過雨寒泉带雪飛
70㎝×138㎝
伍月柳 牡丹 49㎝×38㎝
伍月柳 秋来紅葉滿前山
何百里先生是嶺南畫派的第四代傳人,以何家山水聞名,由濃厚寫生氣息變革為潑墨大寫意,作品境界超然、風格突出,備受中外藝壇和收藏家的青睞及矚目,連續13年在蘇富比拍出,今年的一幅作品更是拍出275萬元的新紀錄。
何百里 春谷泉影 44.5㎝×44.5㎝
何百里 曦望64.8㎝×64.8㎝
林湖奎先生長期扎根香港,專事創作和教學,數十年如一日,桃李滿門,並憑高超的畫藝和良好的學養,保持了嶺南畫派在花鳥畫方面的創新和領先。作品立意高遠,清逸唯美,似有世外高人之風,其筆墨犀利,并善用渲染营造環境氣氛。
林湖奎 嬉雪 94㎝×94㎝
林湖奎 賀壽 47㎝×102㎝
林湖奎 貓蝶圖 68㎝×68㎝
林湖奎 聽泉56㎝×102㎝
聽泉(局部)
盧清遠老師居於台灣和香港兩地,畫作用筆豪放灑脫,設色清新雅緻,並擅用渲染技法營造氣氛,增加畫面的意境和感染力,且作品題材廣泛,花鳥蟲魚,山水走獸,寫來皆躍然紙上,別具風貌。其作品為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藝術教育館、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澳洲澳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廣州十香園紀念館收藏。
盧清遠 虎威142㎝×73㎝
盧清遠 戲浪141㎝×72㎝
盧清遠 鶴舞142㎝×73㎝
盧清遠 待月142㎝×36㎝
盧清遠 魚樂 60㎝×36㎝
盧清遠 西瓜 直径33㎝
盧清遠 牡丹 30㎝×37㎝
何洵瑤女士傳承了楊善深老師清麗高雅的畫風,作品多來自寫生,踐行了嶺南畫派的主張。
何洵瑶 野趣70㎝×180㎝
何洵瑶 荷塘秋色69㎝×135㎝
何洵瑶 鳳眼果42㎝×68㎝
何洵瑶 柳岸凌波21㎝×100㎝
何洵瑶 黄山秀色47㎝×47㎝
何洵瑶 力争上游46㎝×69㎝
何洵瑶 梅花香自苦寒来48㎝×69㎝
司徒乃鐘獨得嶺南五老共同栽培,作品風格多樣化。他還熱心於嶺南畫派的學術和社會事務。
司徒乃钟 富贵到白头69㎝×69㎝
司徒乃钟 邀月伴山聽琴聲75㎝×47㎝
司徒乃钟 菊醉33.5㎝×33.5㎝
司徒乃钟 沙头角李氏世家69㎝×34㎝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